开拓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互融互促发展新局面

2024年04月02日 9:23 15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2024企业家论坛   作者:

1
金川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李尚勇

近年来,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指导下,在行业兄弟企业的支持下,金川集团综合实力快速提升。2023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532亿元,工业总产值2531亿元,利税总额172亿元,生产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产品283万吨,镍产量世界第三,钴产量世界第四,铂族金属产量亚洲第一,铜产量国内第四,位列世界500强第289位,中国企业500强第84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32 位,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第4位。

镍钴原材料是国防工业、航空航天、新能源等产业不可或缺的战略性资源,也是我国的稀缺资源,关乎国家安全和民生福祉。金川集团围绕镍、钴、铂族贵金属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建立了资源开发、冶金、新材料、新能源、化工等完整产业链,拥有镍钴共伴生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镍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关键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具备较强的优势,能够为国家及有色金属各产业链提供稳定的基础原材料、先进基础材料和关键战略材料。

推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

互融互促发展的金川实践

近年来,金川集团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为重点,聚焦行业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深入开展科技创新,持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推动冶金有色、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互融互促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随着资源环境约束凸显和要素成本上升,金川集团传统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日趋严峻。我们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导向,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布局,加大在“三化”改造方面的投资,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人才要素的聚集以及技术、装备、平台的提级赋能,传统产业优势得到了巩固和提升,为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金川镍矿21 种有价金属元素中的18种实现了综合回收利用。近3年来,铂族金属综合回收率提升0.25 个百分点,吨矿采矿成本下降了3.8%,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6.6%。

二是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先进产能加速形成。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既需因势而谋,把握发展大趋势,更需因势而动,抢夺发展增长点。金川集团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产业比较优势,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推动镍钴向动力电池材料转型、镍铜合金和贵金属向精深加工升级,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动力电池材料产业链和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链,2023年,电池材料和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产业产值达到 677.4亿元,占全集团的26.8%。目前,集团30%的镍、60%的钴用于生产动力电池材料,70%的银、30%的铂族金属和45%的铜实现深加工,成为新材料系列化产品。

三是前瞻布局未来,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新型工业化部署,金川集团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和生物医用等领域,有序布局一批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产业项目,发展生物医用金属、固态电池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培育新型储能、氢能开发等新能源产业,谋划布局矿用无人驾驶、氢燃料电池等高端装备制造,着力以新兴产业发展引领新质生产力形成。

四是增强产业服务保障,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延伸。在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金川集团着力打造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相匹配、与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要求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体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由服务保障集团内部产业发展,向服务保障产业集群转型,商贸物流、设计施工、科技服务、教育培训等领域对产业集群的支持能力不断增强。近3年,金川集团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年均增长17.4%。

金川集团加快建设

世界一流企业的总体部署

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决策部署,金川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金川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以保障国家镍、钴及稀贵金属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和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关键材料为使命,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金川集团的总体目标是力争到2026年,经济总量快速扩大,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利润率和研发投入达到世界500强平均水平;产品服务和价值创造能力明显提高,30%以上的产品实现升级迭代;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变革全面完成,资产证券化达到较高水平,国际化经营能力明显提高,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一是全面加强创新驱动,提升创新和技术引领能力。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优化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二是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坚定不移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立足已有产业基础,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强做优做大核心产业;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集团产业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的战略性转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三是积极稳妥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紧盯国家战略需求和集团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在确保自主可控前提下,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市场,实现资本、资源、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全球化配置。四是加快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提升优质产品创造能力。牢牢把握“三新一高”发展导向,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产业发展思路,顺应消费需求与市场变化,全面优化产品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五是全面加强金川品牌培育,提升品牌影响力。坚持质量第一,创新引领,大力开展集团品牌创建行动,提升集团品牌管理水平,拓展核心业务领域品牌,加速品牌国际化进程,全面形成布局合理、竞争力强、充满活力的金川品牌体系。

推进有色金属行业

高质量发展的一点思考

有色金属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艰巨复杂,对有色金属行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为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行业内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是发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行业指导和中心协调作用,增强有色金属行业核心功能。

一直以来,有色协会在政府与企业之间都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引领和带动行业企业积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塑造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面对欧美技术封锁和限制措施,在稀土、镓等关键材料方面,为国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贸易政策建议。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新使命、新任务,真诚希望有色协会在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方面,继续为企业提供更多指导与帮助,在战略性矿产资源、关键材料研发应用及全球市场竞争中发挥核心协调作用,组织行业内企业互通有无、形成合力,以培育优质骨干企业为支撑,促进企业间的资本、资源、科技和贸易合作,共同应对国际竞争中的各类风险,保障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确保有色金属关键材料的自主可控。

二是充分发挥行业内重点企业比较优势,加强协同合作,提升有色金属行业核心竞争力。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围绕技术、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背景下,提升有色金属行业协同合作水平,是实现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倡议,在有色协会的指导下,行业各重点企业发挥好国家级研发平台核心作用,协同建立起创新平台之间的良好沟通协作机制,合力增强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供给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不断向高端化跃升,提升有色金属行业对关键基础材料的保障功能。要充分发挥各自在装备、材料、技术、标准、服务等方面比较优势,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及联合创新等,促进科技、金融、人才等各类要素优化集中,共同提升有色金属全产业链竞争力。

文字整理:付宇 罗娜 王慧
       图片摄影:李铮 叶倩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