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浪潮头再出发 万吨销量开新局

自硬公司经营规模再上新台阶

2021年12月28日 9:0 857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硬质合金   作者:

截至1125日,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自硬公司或公司)总销量突破万吨大关,同比增长15.7%,其中自硬公司一体两翼板块硬质合金、硬面材料、钨钼制品累计实现销量在总销量中的占比同比提高8%,产销规模稳步提升,产品结构持续向好,推动公司经营效益、效率刷新历史最好成绩,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从“新”出发 聚焦增量的成果

今年以来,自硬公司内外贸新开发客户500余家,新增销售收入破亿元,外贸在俄罗斯、欧洲等市场实现了新突破;某工程齿、某刀具专用硬质合金基体等突破了技术瓶颈,新研发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公司产品序列;数控刀片生产线、高端制造金属合金粉产业化项目持续推进中,进一步充实了公司产业矩阵。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自硬公司实现“求生存”向“谋发展”转变后的新征程,新征程上要实现新跨越就必须要有新增量。自硬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启明多次在会议上强调,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新的“东西”。着力于高质量发展根本目标,公司持续加大资金、人员等各项资源投入,极力谋求新增量。

市场端坚持以“数一数二”产品、重点优势产品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对新市场、新客户、新应用领域的开发力度,1-11月,仅“数一数二”产品和培育产品实现销量同比增长约10%。强化“市场—研发—生产”联动机制搭建,在深入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将市场价值信息通过资源匹配转换为创新成果,今年新增研发项目30余项,加速了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进程。在产品点上、市场线上积极拓展增量的同时,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谋求产业链、产业面上的增量,组织推进了数控刀片、钼丝大规格钼条轧制改造、高端制造金属合金粉项目等,其中数控刀片今年销量有望突破1000万片,形成自硬公司新的增长点。

从“变”出发 激发活力的成果

自硬公司各营销主体销量同比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表面工程板块实现了基础材料和应用技术服务产业链的整合;超额利润分享实施有力推动偏钨酸铵产品线效益的提升。

在年度工作会议上,自硬公司总经理周崇建明确指出:改革方面能否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之一。今年以来,自硬公司坚持抓重点、疏堵点、解难点纵深推进了机制体制变革。

为切实让经营主体成为专业化发展的主力军和战略落实的生力军,自硬公司深化事业部制改革,将经销商设立、部分辅材采购等20项职能下放,持续优化责权利关系和管控流程,实现放管结合,切实提升经营活力,同时持续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切实推动实现更高目标。在偏钨酸铵产品线探索实施的超额利润分享计划,有力推动了粉末事业部提前1个月完成年度销量目标,效益、效率等指标大幅提升。进一步加快前期拆分、整合的经营单位管理链条的梳理、完善,整合后的耐磨合金事业部和长城科瑞德公司通过强化技术、生产联动,有力推动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5.7%;拆分后的型材事业部和大制品事业部实现了更加聚焦的产品专业化发展,型材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3%,辊环产品销量将近翻了一番。

强化特色优势板块的快速发展,公司推进了表面工程板块、钨钼板块的组织形态变革,其中表面工程板块实现了产业链的整合,进一步突出了产业链的技术和资源优势等,在航空航天等高端应用领域实现了突破,该板块也成功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从“高”出发 狠抓落实的成果

高目标的完成是自硬公司各环节高效执行、联动的结果。今年以来,公司加速推进各项管理打通“最后一公里”,一方面实现上下环节的高效衔接,另一方面实现各项既定工作的高效落实,切实保证公司规模、效益的增长。

强化产供销联动,通过错峰采购、丰富原料采购类别等举措,在高质高效订单保证交付的基础上,采购成本进一步降低,为前端市场拓展创造了有力条件;全面推进精益生产助力实现“三高一低”,截至11月,自硬公司整体订单准时达成率96.5%,对市场拓展保障度进一步提升;强化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设施投入力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公司压制工序机械手配置台数同比增长了25%……自硬公司上下各环节的高效衔接是销量突破万吨的重要支撑。

强化执行落实,今年以来,自硬公司按照“说到就要做到、做到就要做好”的目标要求,在公司层面动态建立重点工作、年度需要落实事项清单管理,强化“年度工作+临时工作”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同时针对“降本增效”等专项工作建立细化落实清单,切实形成“上有部署、下有落实”的高效执行保障体系,为公司规模效益增长夯实基础。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在“十四五”期间,自硬公司将围绕“综合实力国内领先 优势产品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接续奋斗,不断进步、不断突破,不断靠近“勇攀钨业高峰 成就美好生活”的企业愿景。

 

责任编辑:张雪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