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印度帮中国进行宏观调控

2007年03月27日 0:0 520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从重商主义时代起,贸易保护主义从来就没有缺乏过市场。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印度这个饱受贸易保护主义之灾的国度,市场化改革好不容易才开始给其带来不错的经济增长,竟然就会重拾贸易保护的大棒。这一次,是铁矿石。

         一直感到怀疑,在经济政策上相对开明的印度政府怎么会突然采取这么一个完全不符合其风格的政策?由于中文媒体没有详细报道印度突然对铁矿石出口增加关税的理由,我对英文的报道进行了一些研究。阅读结果证实了我的想法:又是利益集团在作怪。

        印度钢铁业联合会已经游说印度政府多年,希望政府能够限制铁矿石,特别是高品位铁矿石的出口,据说这样会“有利于”印度本土钢铁制造业的发展。而印度显然非常迫切地希望发展其仍然相当薄弱的制造业。印度财政部终于宣布,从今年3月1日起,开始对所有品位的钢铁矿增加6.8美元一吨的出口关税。

        消息一传出来,印度钢铁业的股票没有大涨,倒是其最大的钢铁出口企业之一SesaGoa的股价一下暴跌了16.7%,市场对于这一政策的反应已经相当明了。

        把这件事情稍微地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印度钢铁业其实就是直接在找政府要钱,不过用了一种比较隐蔽的方式而已。印度政府增加关税,无非是想保证国内钢铁企业可以面对比国际市场更低的成本,但这更低的成本并不是没有代价的。

        增加出口关税,并不意味着能够增加出口价格,然后把成本全部转嫁给进口印度矿石的国家。由于澳大利亚和巴西高品位矿石的竞争,印度出口企业转嫁关税的能力并不算太强。SesaGoa股票暴跌,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市场认为SesaGoa无法完全转嫁新增的关税。根据相关估算,SesaGoa可能要承担新增加关税的2/3之多。

        所以,印度看起来是对买印度矿石的国家征收关税,但最重的负担其实还是落在了其本土企业的头上。因此,整个游戏其实是这样的:印度政府先对国内的矿石出口企业征税,然后把征来的税补贴给国内钢铁生产企业。

        有人也许会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坏想法,可是历史并不这么认为。几乎所有国家的历史经验都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政府补贴补不出有竞争力的企业。印度的纺织业就是一个完美的例子。因为圣雄甘地标志性的手工纺纱,印度独立以后一直对传统的纺织业进行大量的补贴。这一政策的结果不是印度拥有了强大的纺织工业,而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印度纺织工业的主力还是一家一户的手工作业。如果40年代用手工纺纱还算是一种时尚的话,80年代全国上下还在做这件事情那就属于笑话了。

        中国的钢铁企业该怎么办?它们显然会是印度这一新政策的受害者。这其实是绝大多数贸易保护政策的特点:损人不利己。中国钢铁企业当然可以通过联合起来与印度的矿石供应商谈判,减少印度铁矿石的进口等措施来尽量减少这种损害,但是只要中国还继续从印度进口铁矿石,这种损害就会作用在中国企业身上。

        不过,从中国宏观的产业布局上看,印度这么干倒很有可能帮中国的忙。这几年,钢铁项目大干快上,导致了产能的迅速膨胀。国家发改委近些年出台了很多政策,希望抑制这种可能有些过度的产能膨胀。铁矿石价格的升高无疑会加速一些规模小,成本高的钢铁企业加速退出市场,这恐怕比政府发文都要管用。

        更长远地看,中国应该慢慢减少对钢铁这种又脏又耗能又不很赚钱的产业的依赖。让印度人炼钢去吧,我们从印度直接进口钢就行了,不用费力去进口铁矿石了。看看美国,一年消耗一亿多吨钢,其中三四千万吨都要依赖进口,这根本是一种聪明的做法。污染留在了国外,美国人享受蓝天。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